鄂陵湖湿地位于中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由鄂陵湖及其植被组成,属于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切穿扎陵湖、鄂陵湖间的巴颜朗玛山时形成峡谷长300余米。峡谷以东至湖滨有广阔沼泽。湿地中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鄂陵湖与扎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意为蓝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西距扎陵湖15公里。湖面海拔4272米,是典型的高原湖泊。南北长处约323公里,东西宽处约316公里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处最深达307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黄河上源自西南一隅流入,从东北一隅流出,因进湖泥沙少,湖水呈青蓝色。
扎陵湖--鄂陵湖自然生态保护区,有土地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湿地3000平方公里,潜在的芒漠化8000多平方公里。
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的天然水库,两湖总面积约1,091平方公里,蓄水量154.3×104立方米。
保护区内主要的生态类型有高山裸岩,高寒草甸草地、沼泽湿地、湖泊、河流。独特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及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育之地。有野生兽类29种,鸟类20余种,鱼类16种,其中高原特有种13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9种,有雪豹、藏野驴、藏牦牛、白唇鹿、藏羚羊、黑颈鹤、黑天鹅、胡秃鹫、金雕、银雕等。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的影响下,保护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表现为草地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剧,湖泊和湿地萎缩,黄河断流的时间拉长,野生物质资源减少,一些濒临的物种灭绝。恶劣的生态环境已严重的影响着三江源的自然保护区,高寒、缺氧、干旱的气候条件给该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先天性的脆弱性,易损性和难以再生恢复性对自然和人类活动反映十分敏感。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在开发中往往超越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