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水之清  >   中国湿地  >   湖北

鄱阳湖湿地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湖水位22.59米时,湖泊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

        鄱阳湖主要由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等水源供给,自南向北在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附近汇入长江。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南部湖区,为鄱阳湖主体,约占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除汇纳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来水外,环湖区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直接入湖河流有4条。西、南部为河流泛滥平原,沿岸湖港密布,底质多为沉积性泥沙。东部鄱阳、都昌沿岸,沼泽滩地多,地势平缓,湖岸弯曲。中、北部为鄱阳湖大水体,水天相连,渺无际涯。

        北部湖区为鄱阳湖入长江水道,长65公里,宽3~14公里,约占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直接入湖河流2条。湖区都昌、庐山、湖口一带为低山丘陵,岸多岩壁,底质大多是石砾、细沙和粉沙。湖区名胜古迹众多,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交相辉映,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以鄱阳湖为核心的湿地生物群落位于本区的中部,广大水体中分布着水生植物,由深水至浅水分别为沉水植物带一浮叶植物带一挺水植物带,还有广布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还有种类繁多的鱼类、底栖动物等。水位涨落区是面积广大的湖滩草洲,栖息着数量众多的珍禽水鸟,其中自鹤数量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被称为“白鹤王国”。湖滩草洲外围的滨湖平原以栽培植物为主,丘陵岗地则生长着马尾松林、荒山灌木草丛,许多已辟为果园。本区的边缘山地分布着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荒山灌木草丛群落,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面积很小,除庐山外基本为次生林。森林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森林面积的2.9%,活立木蓄积量1289万立方米,占鄱阳湖流域活立木蓄积的4.4%,森林覆盖率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