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和东兴市境内,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000公顷,是一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珍珠湾内生长着中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木榄纯林和老鼠勒群落,是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罕见的平均海平面以下大面积的红树林,在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红树林内还有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和鸟类资源,是候鸟迁飞的重要中继站。
截止到2012年,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红树植物15种(其中真红树10种、半红树5种),主要红树植物种类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海漆、老鼠勒、榄李、银叶树、阔包菊、卤蕨、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海芒果等。其他常见高等植物19种。保护区内的红树林有林面积12.60平方公里,主要的红树植物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木榄群落和老鼠勒群落等12种。此外,保护区核心区还发现有大面积珍稀海草—矮大叶藻。
动物资源方面,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滩涂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截止到2012年,鱼类有27种,大型底栖动物有84种。由于保护区位于亚洲东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鸟类迁徙线的交汇区,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观察到的鸟类有128种,其中有13种鸟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中国红树林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海洋生物生殖洄游、候鸟迁徙、海洋动物觅食、繁殖和栖息的重要场所,对维护中越两国相邻海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北仑河位于保护区西端,是中国和越南的界河,历史上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区的原生红树林损失66%左右,导致北仑河主航道偏移和中国国土的流失。因此,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防目国土流失、保护领土和领海权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