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洲若尔盖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9′--102°59′,北纬33°25′--34°80′,总面积16670.6公顷。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周边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四周分别与甘肃省玛曲、碌曲、卓尼、迭部四县接壤。距兰州533公里,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马尔康330公里,南距成都596公里。人口6.41万人。每平方公里6142人。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分布有国家湿地保护区、黑颈鹤保护区、梅花鹿保护区。栖息着黑颈鹤、白天鹅、藏鸳鸯、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唐克马被诗圣杜甫赞为“竹披双耳俊,风如四蹄轻”。盛产麝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药材。藏医藏药疗效神奇,“珍珠七十丸”饮誉天下。“绿风”牌牦牛食品,色香味美。
沼泽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周群山环抱,中部地势低平,谷地宽阔,河曲发育,湖泊众多,排水不畅。同时这里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 500~600毫米,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有利于沼泽的发育。本区部分沼泽是由
湖泊沼泽化形成的,如山原宽谷中的江错湖和夏曼大海子,湖泊退化后,湖中长满沼生植物,湖底有泥炭积累,平均厚约1米左右。
若尔盖山原沼泽在分布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分布广。沼泽不仅分布在平坦宽阔的河滩、湖群洼地和阶地上;而且在某些无流宽谷和伏流宽谷地带也有分布。二、面积大。这里的沼泽面积有3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泽。三、沼泽率高,沼泽率一般达20%~30%。黑河流域比白河流域高,而且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均多于上游。
若尔盖沼泽类型较多,各种沼泽类型在湖群洼地、无流宽谷、伏流宽谷和阶地等不同地貌部位上,相互连结形成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有的沼泽经人为改造,可作为牧场。